专家热议:加强医保医疗医药协同 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

2022-03-23 09:26 编辑:吴杰来源:人民网

人民网北京3月16日电 (记者乔业琼)由中国医药卫生行业的26家协(学)会共同主办,人民网·人民健康、E药经理人和中国县域卫生共同参与的2022“声音·责任”医药卫生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近日在北京举办。在“如何进一步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,增强医保、医疗、医药改革协同”议题环节,多位嘉宾进行了分享交流。

全国人大代表、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毛宗福认为,从目前情况看,“三医”更好协同联动的前提,就是要构建一个多层次相互衔接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。首先,通过多元化筹资方式,扩大医疗保障的“资金池”;其次,建立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,就是要在基本医保“政府之手”上叠加“市场之手”和社会力量,实现多元共建、共治、共享。健全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,降低医保、医疗、医药之间的沟通成本和交易成本,使“三医”之间运行更顺畅,达到“三医联动”高质量协同发展。此外,毛宗福建议,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,规范地方各式各样的“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”新业态稳健发展,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。

全国政协委员、辉瑞中国企业资深顾问冯丹龙说,高值罕见病用药难题,需要多方支付、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才能解决。对此,冯丹龙建议,第一,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,探索建立高值罕见病用药保障体系,先行先试,逐步推广;第二,将高值罕见病药物纳入地方普惠型健康商业保险,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,助力罕见病用药和诊治;第三,建立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长效机制,包括宣传机制、协商谈判机制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罕见病相关数据,协商进入医保的病种药品和理赔限额等。
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科学院院士、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松灵表示,把保险行业发展起来,核心问题是要捋顺医疗价格,真正按照科学的评价建成合理的价格体系。对此,王松灵提出三点建议。第一,科学合理地将医疗价格重新捋顺,形成公开透明的体系,为医疗保险奠定基础;第二,鼓励全社会、多行业参与保险体系建设,拓宽资金支持渠道,优化医疗卫生系统的资金来源;第三,构建新体系需要多方面投入参与,包括相关部门、各行业产业、法律系统等。


广电概况 | 机关党建 | 领导班子 | 工作动态 | 主持人介绍

Copyright 2008-2020 唐山广电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312018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-03-3-2-0008 冀ICP备17030083号

举报邮箱:tssvcn@163.com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315-2812022

下载客户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