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12-06 11:02 编辑:丛志勤来源:唐山市中心医院
近年来,随着CT技术的进步以及广泛应用,大量的肺部小结节被发现。门诊中,经常有人拿着体检报告,紧张地问医生:“我的这个肺小结节是不是肺癌?”对此,专业医生的回答是: 发现肺部结节并不等于就是肺癌。
什么是肺结节?医学上把肺内小于3cm的圆形、类圆形密度增高影称为结节。其中,小于1cm的称为小结节,小于5mm的称为微小结节。造成肺小结节的原因多种多样,肺内很多疾病,良性的如炎症、结核、霉菌、出血等都会形成结节,因此肺内出现的小结节病灶,可能性也多种多样,其中95%都是良性的,仅仅极少数才是早期肺癌。
首次发现肺结节,该如何处置呢?我的建议是: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。
一旦发现肺结节,要尽快咨询医生。肺结节的良、恶性病变,多数在病灶形态、密度、边缘、边界等特征上存在差异,极小部分的恶性肺结节边缘不光滑、形状不规则,且直径相对较大,这样的结节往往不需要随访,临床医生就会判断为恶性肿瘤。绝大部分的肺小结节则需要随访来了解变化趋势,通常首次查出的小结节可能已经在您体内多年,需要通过动态观察来看它有没有恶化的可能,而这种可能性不到5%。如果经过两三年的随访,发现肺小结节的大小、密度、形态等没有发生改变,一般是良性病变居多。如果随访中发现肺结节有变化,比如有增大趋势,或者形态发生了某些改变,就可能需要干预了。注意,不能只看单次的检查结果,而是要结合之前的随访检查结果一起看。
除了随访,医生可能还会建议有些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,以更准确地确定肺结节的性质。这些检查包括CT扫描、PET扫描、血液检查或活检等。
如果确定需要随访, 一定要遵医嘱。专业医生会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随访建议,3个月、6个月或1年的随访间隔,都是经过科学评估的。患者切忌自作主张,出于恐慌心理频繁做CT检查,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。
初次CT检查发现的肺部小结节,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病变,但因为仍有一定比例的早期肺癌风险,所以对于肺癌高危人群来说,定期检查还是必要的。
哪些是肺癌高危人群呢?一般来说,年龄在50岁以上、有肺癌家族史、长期吸烟史,或长期吸烟而戒烟不足15年者,以及反复咳嗽3个月以上,无肺炎、慢阻肺、慢性咽炎、慢性鼻窦炎或消化道相关疾病的慢性咳嗽人群,可视为肺癌高危人群,这部分人建议定期进行CT检查。
来源:唐山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副主任 周淼